韩香芝心里想着这些,板起脸冷冷道:“我来公社上班,顺路帮她把信寄了,难道不行?”

“行,没人说不行!”

马桃芬笑道:“不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春艳今年寄到市里的第四篇稿件吧?

前面寄了三封信,一封回信都没有。

要我说,你还是劝劝春艳,算了吧,别写了,写了也是浪费纸张墨水,浪费邮票钱!”

“我们家不缺这点钱。”

韩香芝哼声道:“前三篇稿子没过,不代表这篇稿子也不能过,我家春艳是有这个本事的,去年就在市里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呢!”

“你家春艳发表那篇文章,是在去年冬天吧。”

马桃芬揶揄道:“我当时问过她,她说是正鸿帮她修改了稿子,所以才过稿的。”

“放屁!”

韩香芝瞬间被气得跳脚:“胡说八道!那篇文章明明是我家春艳自己写的!”

“反正她当时是那样对我说的。”

马桃芬悠悠道:“就算是放屁,也不是我放的。”

“那就是你听错了!”

韩香芝看了看旁边面无表情的苏正鸿,怒声道:“明明是我家春艳自己写的稿子,怎么就成他帮忙修改的了?

他一个土坑里刨食的家伙,哪有本事帮春艳改稿?

他要是有这个能耐,自己怎么不写?

家里穷得叮当响,写几篇文章挣点稿费,难道不好吗?”

马桃芬故意把话题往苏正鸿身上引,就是在等韩香芝这句话!

“谁说人家正鸿没有那个本事了?”

她把苏正鸿的汇款单拍到柜台上,指着上面的字,意气风发道:“瞧瞧,这是《农业科学》杂志刚给正鸿寄来的汇款单!他的文章,在《农业科学》杂志发表了!”

那副骄傲自豪的模样,就好像发表文章的是她自己一样。

韩香芝愣了一愣,难以置信地叫道:“不可能!”

“汇款单都摆在你面前了,还说什么不可能?”

马桃芬指着汇款单,阴阳怪气道:“就算你家春艳去年的那篇文章是她自己写的,又有什么可得意的呢?

市里的报纸而已,一篇文章才给了2块钱稿费!

瞧瞧人家正鸿,在省里的杂志上面发表的文章,一下子发表两篇,给了20块钱呢!”

“我不信!”

韩香芝喊道,低头往那汇款单上定睛一瞧。

却发现,马桃芬说得一点都没错。

霎时间。

她既尴尬又羞恼,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

“还有什么可说的?”

马桃芬得意道。

“有什么了不起的!”

韩香芝咬牙切齿道:“他能发表两篇,我家春艳也能!

不但能发表两篇,还能发表二十篇!两百篇!

早晚有一天,我们要让那些等着看我们家笑话的人乖乖闭嘴!”

说罢,她把那封信往柜台上一拍,转身就走。

“我们这里不让赊账!”马桃芬喊道。

“……”

韩香芝的脚步一滞,面色阴沉地从兜里取出两毛钱,转回身恶狠狠地拍在了桌子上。

“你们两个,等着瞧!”

甩下一句话后,她气呼呼地离开了邮局。

“哈哈哈……”

“痛快!痛快!”

“正鸿,你看她那个气得冒烟的样子,真是笑死我了!”

邮局里,马桃芬笑得合不拢嘴,她很久没有在与韩香芝的交锋中获得如此酣畅淋漓的胜利了!

“马姨,你是痛快了。”

苏正鸿说道:“我可是一句话都没说,却把她得罪了啊。”

“你早就得罪她了,不差这一回。”

“说不定她原本没打算报复我,结果有了这档子事,她又要报复我了。”

苏正鸿一脸严肃:“不论怎么说,马姨,你今天利用了我,得补偿我!”

“补偿你?”

马桃芬看得出来苏正鸿是在开玩笑,不以为意地点点头:“好啊,把我女儿嫁给你当老婆!”

“刚才说过了,我对找老婆没兴趣。”

苏正鸿摇摇头,露出笑容:“要不然,马姨把龚叔补偿给我吧!”

“嗯?”

马桃芬先是一愣,继而面色变得无比古怪,身子还往后撤了撤:“正鸿,你说你不想找老婆,该不会是……呃……”

“马姨,你想哪儿去了。”

苏正鸿笑道:“我是想给龚叔换个工作。”

“换工作?”

马桃芬的身子迅速往前一倾,变脸一般惊喜道:“什么工作?是不是去你认识的那位大人物身边工作?”

“那倒不是。”

苏正鸿神秘地笑了笑:“具体什么工作,我暂时还不方便讲,等事情落实的差不多了,我再去找龚叔聊吧。”

什么工作?

当然是黄桃罐头厂的管理工作。

虽说他已经向白琴琴和孙莉许诺了管理岗位,但她们毕竟只是两个小姑娘,也就能做个普通管理人员,最多中层管理。

厂长副厂长之类的重要职务,她们肯定是没有能力担任的。

而他自己,即便可以担任负责人,也无法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黄桃罐头厂里。

因此,他必须得找个人,帮他进行罐头厂的全面管理工作。

在食品厂里干了差不多二十年,做过副厂长,经验丰富的龚景成,毫无疑问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片刻后。

领了20块钱稿酬的苏正鸿,在马桃芬的追问声中离开了邮局。

回到村里后,他将大队领导班子都叫到了村委会,把打算建设黄桃罐头厂的想法说了一下。

听到他要建黄桃罐头厂,苏建国等人都非常吃惊。

“黄桃罐头厂?”

“什么是黄桃罐头?”

“我倒是听说过,就是把黄桃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在罐头里。”

“那能放几天?不很快就烂掉了?”

“这我就不清楚了……”

“建这玩意能行吗?”

“能不能挣钱?”

“书记,为啥要建这黄桃罐头厂呢?”

众人议论纷纷。

现如今水果罐头本就少见,向阳公社的供销社根本不卖。

他们从来没有亲眼看过、亲自接触过这种东西,自然也就不明白这玩意是什么样的。

更不明白,苏正鸿为什么要建设黄桃罐头厂。

“黄桃罐头这个东西,简单来说,就是把咱们山上的黄桃摘下来,去皮去核切成块,放在消毒过的玻璃罐里,再灌上糖水密封起来……”

苏正鸿先把黄桃罐头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一番,又道:“咱们大队的黄桃树不少,有上千株,年产黄桃达到几十吨。

每当黄桃成熟季节,黄桃多到吃不完,好多都烂掉、浪费掉了。

所以我就想着,如果能够把咱们的黄桃有效利用起来,做成罐头去卖。

那么不但能够有效解决黄桃浪费的问题,还能够给咱们大队增加一份收入来源。

就拿10吨黄桃来简单计算一下,10吨就是两万斤,大概可以生产两万瓶黄桃罐头。

就算每瓶只赚一毛钱,那一共也能赚两千块钱!”

“两千块!”

这个数字像颗石子投进了死水潭。

原本还一脸茫然、不明所以的众人瞬间精神起来了。

“正鸿!”

苏建国蹭地站了起来,激动道:“如果建了黄桃罐头厂,真能像你说的那样,一年赚两千块钱?”

“只多不少。”

苏正鸿笑道:“因为我只是拿10吨黄桃举的例,如果咱们能够生产更多、销售更多,那么自然也就能赚得更多。”

“这么说的话,我支持建设黄桃罐头厂!”

“我也支持!”

一时间,众人群情高涨,纷纷表示支持建厂。

不过很快,大家又陆续意识到一些问题。

“书记,这黄桃罐头厂,也不是咱们动动嘴皮子就能建起来的啊。地皮咱们倒是有,可上哪儿弄机器呢?”苏福问道。

“这个问题不用担心。”

苏正鸿笑道:“我已经和王爷爷联系过了,他会派人送一份黄桃罐头的全套生产工艺流程说明和设备图纸到临海市。

咱们大队的知青白琴琴,他爸在省轻工机械厂做领导。

明天我会带着白琴琴去临海市,先取了图纸,再带着图纸去省轻工机械厂,请白琴琴的父亲帮忙制造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得花钱吧?人家不可能白给咱们制造啊!”

会计苏向东说道:“咱村的账上只有几十块钱了,够用吗?”

“别说几十了,就算是几百也不够。”

苏正鸿说道:“我打算先和白琴琴的父亲谈谈,首先争取用技术换设备。

然后是赊账,等咱们赚到了钱,再还给他们。

如果赊账不行,我就找王爷爷帮忙先垫付一笔钱,将来咱们再还给王爷爷。

总之,办法有的是,你们不用担心!”

“那……建工厂需要的砖瓦灰料,也需要不少钱吧……”

“麦子下来了,交完公粮后,卖掉一部分。”

苏正鸿说道:“至于剩下的钱,我来想办法解决,你们就不用担心了。”

“书记这么说,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