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吃过早饭后。

苏正鸿骑了一个多小时自行车,来到宜民县火车站,买了三张明天前往临海市的火车票。

返程途中,路过公社邮局时,有人叫他:“正鸿!苏书记!”

苏正鸿连忙刹车,转头看去。

只见公社邮递员沈涛正站在门口,冲他招手:“来一下,有你的汇款单!”

“汇款单?”

苏正鸿微微一怔。

随即明白,应该是《农业科学》杂志寄来的。

算起来,从他寄信到现在,也就一周的时间。

这么快的速度,毫无疑问,肯定是「信件速达」在发挥作用。

“来了!”

他答应一声,骑车过去,将自行车停放好,进了邮局。

“我正打算给你送去呢,没想到刚好看到你,那就直接给你得了,省得再跑一趟了。”

沈涛笑道,递过来一张汇款单:“喏,给。”

“谢谢。”

苏正鸿接过来,先看汇款人,正是《农业科学》杂志社。

再看汇款单上的附言。

“奉寄《改变粗放习惯,提高麦收质量》、《麦收后勤工作经验》稿酬,欢迎多来稿!”

汇款单上的附言位置空间有限,因此往往只有简短的一两句话。

从这个附言来看,自己寄过去的三篇稿件,过稿了两篇。

杂志社这是先把稿酬寄来了。

至于后续会不会有样刊寄来,什么时候寄来,那就不清楚了。

这方面,各个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的处理方式并不一样。

有的会先把稿酬寄来,后续寄来样刊。

有的会一起寄来。

有的只寄稿酬,不寄样刊。

当然,极少数情况下,也有“白嫖”的现象——刊登了你的文章,既不给稿酬,也不给样刊。

苏正鸿不知道《农业科学》杂志属于哪一种情况,反正不是白嫖党就行。

最后,他看向汇款单的金额。

20元。

稿酬计算方式,不足1000字的部分会按照1000字来算。

他的两篇文章,分别是2000多字和1000多字,按照5000字算。

20块钱,就是千字4元。

按照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今年刚刚发布的《关于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的通知》规定,著作稿的稿酬为千字2-7元。

《农业科学》给他千字4元的稿酬,还算不错。

“正鸿,你这是在《农业科学》上面发表文章了?”

沈涛好奇询问。

“对。”

苏正鸿点点头:“前些天寄了三篇稿子过去,看样子是过稿了两篇。”

“你可真有本事!”

沈涛盯着那张汇款单,神情充满了羡慕。

“投稿这事不算难,你也可以试试。”苏正鸿笑道。

“我试过不止一次了。”

沈涛失落叹息:“前前后后,投了有七八次吧,既有省里的杂志,也有市里的报纸,可直到现在,一次过稿都没有。”

“你投的稿件都是什么类型?”苏正鸿问。

“诗歌,散文。”

“这样啊。”

苏正鸿想了想,道:“如果这两种类型过稿困难的话,你可以试着转换一下创作风格和题材选择。比如写一下你当邮递员的日常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这种更接地气的真实故事和生活感悟,可能会更容易触动人心,打动编辑。”

“也是。”

沈涛若有所思:“就像你写的这两篇文章,都是你在以往麦收工作中的经验之谈……”

苏正鸿点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那我就试试!”

沈涛受到指点,颇为振奋:“今天下了班,我就试着写写工作经验!”

“加油。”

苏正鸿笑道。

“正鸿。”

此时,坐在邮局柜台后面的一名中年女人叫他:“你这汇款单要不要兑现,要的话,我给你办一下。”

“马姨,要兑现的。”

苏正鸿走上前去,将附言那一块轻轻撕下来保存,把汇款单递过去,笑道:“好不容易挣点外快,我得去买点酒和肉,犒劳犒劳自己。”

这个女人叫马桃芬,是邮局的办事员,负责信件收发、存取款业务什么的。

“正鸿,要我说,在咱们向阳公社的年轻人里,你算是最有本事的一个了。”

马桃芬一边办手续,一边说道:“才刚20岁,就已经是大队书记兼大队长了,又会种地又会管事,如今还会写文章赚外快了,一次就赚了我大半个月的工资。

对了,听说你还认识一位特别有能耐的大官,人家直接给你们大队送了辆拖拉机。

啧,这么好的金龟婿,宋晖和韩香芝说不要就不要,也真是够没眼光的!”

“我退婚的事,马姨已经听说了啊。”苏正鸿笑呵呵道。

“公社里的很多人都听说了。”

马桃芬撇了撇嘴,语气嘲讽道:“大家都在笑话宋晖和韩香芝呢,说他们一家人眼皮子浅,还说他们没良心,你只不过是生点病,他们就登门退婚。总之现在,他们的名声都臭了!”

苏正鸿笑了笑。

他知道马桃芬为什么会是这幅态度。

马桃芬的丈夫龚景成,也在向阳公社食品厂上班。

当年,龚景成是副厂长,宋晖是厂办主任。

老厂长调离时,龚景成原本最有资格接替其成为新的厂长。

可由于宋铨插手,宋晖一跃成为了食品厂的新厂长,而龚景成后来受到排挤,就连副厂长的位置都没坐稳,现在只是厂里的生产科科长。

因为这件事。

龚景成和马桃芬,一直和宋晖一家人不太对付。

以前苏正鸿和宋春艳订婚后,他每次来邮局办事,马桃芬就对他横鼻子竖眼的,属于是“恨屋及乌”。

现如今,他和宋春艳的婚事吹了,还成了仇家。

在马桃芬看来,他们就是一条战壕里的同志了,态度自然也变得热情亲切起来。

“臭不臭的,和我也没关系。”

苏正鸿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马桃芬见状,又夸奖道:“就凭你这种心性,将来肯定是干大事的人,谁家姑娘要是跟了你,往后可要享福了。”

“马姐。”

一旁的沈涛笑道:“你说这话,该不会是要把你家茹茹介绍给正鸿吧?那可有点心急了,毕竟你家茹茹才14岁,比正鸿小6岁呢!”

“瞧你这话说的!”

马桃芬轻哼一声:“小6岁怎么了,又不是十几二十岁。

如果正鸿看上我家茹茹了,愿意等几年,我还真乐意收下这么个好女婿!

正鸿,你是见过我家茹茹的,说一下,你愿不愿意等茹茹几年?”

“马姨,咱们还是不要开这种玩笑了吧。”

苏正鸿笑道:“传出去不好听,而且一旦被茹茹听到,她也会不高兴的。”

“她要是能找你这么一个优秀的对象,指不定多高兴呢!”

马桃芬笑道,但也没继续拿自己女儿开玩笑,正了正色,道:“正鸿,我是想把我娘家侄女介绍给你,她比你小一岁,人长得特别好看,还在县里学过裁缝,做衣服的手艺可好了!

你们俩要是在一块儿了,以后全家人都不用买衣服了,一年下来不知道节省多少开支呢!”

“谢谢马姨。”

苏正鸿笑着摆摆手:“不过,我暂时不打算考虑婚事,先带着我们苏寨大队的人把日子过好,再考虑其他。”

“谈对象结婚,也不影响你带着苏寨大队的人过好日子啊。”

马桃芬说道:“而且,连个老婆都没有,算什么好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那才叫好日子呢!”

“算了算了。”

苏正鸿笑道:“真没这个打算。”

马桃芬见他坚持,也不好再劝,只好将缘由归咎到宋春艳一家人身上,恨恨道:“肯定是那一家子王八蛋的做派把你伤到了,害得你不敢谈婚论嫁,要不然像你这样的大小伙子,哪个不想找老婆呢?该死的宋……”

她的话刚说了半截。

突然表情一变,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有人进了邮局。

并且,这人正是韩香芝!

“呦,香芝来啦……有什么事啊?”

马桃芬皮笑肉不笑地打了声招呼,也算是提醒苏正鸿。

苏正鸿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韩香芝,但遇到就遇到了,也无所谓。

他没有转头去看,只是站在那里,等着马桃芬办手续——马桃芬刚才只顾着聊天,手里动作都停了,手续还没办完呢。

韩香芝的表情不太好看。

一是因为,她和马桃芬不对付。

二是因为,她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苏正鸿。

其实,对于马桃芬,她是不怵的。

毕竟龚景成是在宋晖手底下上班的,马桃芬再看她不顺眼,也只能嘴上打机锋,不敢真把她怎么着,否则宋晖有的是办法收拾龚景成。

甚至如果闹大了,请宋铨出手,连带着马桃芬一起收拾,也不是不可能。

但对于苏正鸿,她打心底里有点发怵。

苏正鸿对她的那番怒斥,已经成为了她的心理阴影,这几天时常梦到,每次都会被惊醒。

不过。

她也明白。

即便心里发怵,那也不能表现出来,必须得强撑着。

否则自己只会更被苏正鸿和马桃芬瞧不起。

于是,她昂起下巴,轻哼一声,将手里拿着的一个信封放在了柜台上,洋洋得意道:“我家春艳又写了篇文章,要寄到市里的报纸发表。”

“春艳以前往市里寄稿件,不都是自己来的嘛。”

马桃芬笑问道:“这回她自己怎么没来,还得麻烦你跑一趟?”

为什么没来?

韩香芝暗暗地瞪了苏正鸿一眼。

还不都是因为这家伙!

这几天,他们两家退婚的事情,在公社传得沸沸扬扬。

她被苏正鸿怒斥,宋晖被苏正鸿当面索要彩礼的事情,也几乎人尽皆知。

不少人背地里对他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她每天出门上班,都要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更别提宋春艳了。

自从听到了外界的议论后,宋春艳除了去食品厂上班之外,已经没脸出门了。

就连出门去胡同口倒个垃圾都不敢,更何况来邮局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