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鸿,我听孙莉说,你要把她爸妈请来教咱们大队的人生产黄桃罐头。”
此事,苏妍问道:“如果这黄桃罐头厂能建成,将来在罐头厂里上班的人,是不是就和在公社企业上班一样,不用下地干活,可以每天准点上下班领工资了?”
“对。”
苏正鸿点点头:“不过,没有工资,还是工分,毕竟罐头厂是大队产业,其他人都按照工分来结算收入,厂里的员工自然也要按照工分。
当然,考虑到罐头厂的效益高,且工作需要一定技术,在罐头厂上班挣的工分会比下地干活挣的多。”
“那到时候我也跟着孙莉的爸妈好好学,将来去厂里上班,行不行?”苏妍一脸期待地问道。
“不行。”
苏正鸿摇了摇头。
“为什么?”
苏妍和苏正涛异口同声地问道,满脸不解。
只有刘美素轻叹一声,缓缓道:“咱们大队一千多口子人,为什么以前都服你们爸,现在又服正鸿?
还不是因为他们总是吃亏在前,享福在后,有什么好处都先想着别人?
这罐头厂刚建,肯定用不了太多人。
到时候大家一窝蜂地报名,正鸿得从中挑选去厂里上班的人。
这种情况下,如果小妍你占了一个名额,指不定就会有人多想,觉得心里不舒服。”
“挑选总得有个章程吧,肯定是谁学得好,谁去上班啊。”
苏妍说道:“到时候我好好学、认真学,学得比他们都好,不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上班了吗?谁能说三道四?”
“姐,这事你别着急。”
苏正鸿说道:“一来,只要厂子办得好,将来肯定会继续扩大,继续招人。
二来,除了罐头厂,以后我还会想方设法为咱们公社创造更多工作岗位的,机会多得是。
常言道,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回头我弄个不大不小的项目,让你直接当负责人,比去罐头厂车间里干活强多了。”
“那……好吧。”
苏妍有些难过地轻叹一声:“既然如此,我不和大家争就是了。”
“姐,谢谢你理解支持我。”
苏正鸿笑了笑,道:“也请你放心,后面肯定会有其他好工作在等着你。”
前世他亏欠家人太多了。
这一世,虽然他身为大队干部,肯定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但并不会以牺牲家人正当利益为代价,去给自己的前程铺路。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把自己的小家照顾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更多人。
次日。
苏建国开着拖拉机,把苏正鸿、白琴琴、孙莉送到宜民县火车站。
苏正鸿三人乘坐火车,前往临海市。
虽然坐的是硬座,车厢里空气闷热,气味杂乱,拥挤不堪。
但三人的心情很好。
苏正鸿的心情好,是因为自己前世双腿残疾,过得穷困潦倒,一直只能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还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呢。
这是他前世今生加起来,第一次出远门。
白琴琴和孙莉心情好,当然是因为今天就可以见到父母了。
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了六个小时,于下午抵达临海市。
三人出了火车站。
孙莉指着周围的那些楼房,表情炫耀,语气得意地问苏正鸿:“书记,怎么样,我们临海市是不是很气派呀?”
“嗯,比咱苏寨大队是气派多了。”
苏正鸿点点头,看着那些灰扑扑的二三层小楼,还有很多平房,心中轻叹一声。
这个年代的国家,经济是真落后啊。
即便是东部沿海的省会城市,竟也只是这般模样,乍看起来连后世的许多县城都不如。
“书记,咱们是先去我家,还是先去莉莉家里?”白琴琴问道。
“你们先在这儿等我一会儿。”
苏正鸿说道:“我去把黄桃罐头的设备图纸和工艺资料取来。”
说罢,他快步离开火车站。
在火车站附近溜达了半个小时后,他抱着一堆图纸和资料,回到了火车站。
“琴琴,这些是黄桃罐头生产设备的图纸。”
苏正鸿把图纸全都交给白琴琴,道:“你比较能说会道,先带着这些图纸去找你爸,把咱们的计划和目的对你爸仔细讲一讲。
我先和莉莉一块儿去找她父母,如果聊得顺利,今天就去拜访你父亲,如果时间耽误久了,就明天去。”
在来的路上,他又把建设黄桃罐头厂的思路和规划对白琴琴和孙莉详细讲了讲。
为的就是她们能够帮着劝说各自父母,让他少费些口舌。
“好的书记!”
白琴琴抱着图纸,一脸认真道:“保证完成任务!”
三人分头行动。
白琴琴带着图纸,喜气洋洋地回自己家里了。
孙莉则带着苏正鸿,来到临海市罐头厂。
“莉莉,你不是去插队了吗?”
门卫认识孙莉,看到她,一脸惊讶:“你是没去插队,还是回来了?”
“刘叔,我是从乡下回来的。”
孙莉说道,又介绍苏正鸿:“这是我所在大队的大队书记,来找我爸妈有点事。”
“大队书记?”
门卫目光狐疑地打量苏正鸿一番:“他看起来也就二十岁吧,这么年轻的大队书记?”
“同志你好,这是我的证件和证明信。”
苏正鸿从口袋里取出自己的证件,以及自己给自己开的,盖了大队公章的证明信,拿给门卫看。
门卫看完,这才相信,让他登记后就放行了。
二人进入厂区内,孙莉带着苏正鸿往里走,一路上自豪地介绍着罐头厂里的各个厂房、仓库、办公室。
她父母都是这里的职工,她从小就是在厂子隔壁的家属院长大的,对这里感情很深。
走着走着,孙莉突然一愣。
她怔怔地望着前方一个提着暖水壶迎面走来的女人,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
“妈……”
她呜咽着低低喊了一声。
紧接着又大喊了一声:“妈——”
然后撒丫子狂奔,向着那女人跑了过去。
显然,这女人就是孙莉的母亲,杨英。
“莉莉?”
杨英看到孙莉,瞬间愣住了。
她这是从办公室里出来,去水房打水呢。
却不料,半路上竟然看到了自己那已经插队下乡的女儿。
她第一时间,还以为是太过思念担心女儿而导致的幻觉。
直到女儿也带着满脸泪花扑到她怀里,她这才确认无误,瞬间湿了眼眶。
“莉莉!”
她连忙放下手里的暖壶,将女儿紧紧抱在怀里。
“妈——”
“莉莉,你怎么回来了?”
“妈……呜呜呜……”
孙莉趴在杨英怀里,委屈地失声痛哭。
杨英也眼眶泛红,噙着泪水,不停地劝慰孙莉,又询问她回来的原因。
苏正鸿走上前去,在距离他们母女十几米的位置停下,先给她们母女说话的空间。
孙莉哭了一会儿,终于好不容易止住了眼泪。
她对苏正鸿招招手,苏正鸿走上前去,道明身份和来意。
“只要能帮上莉莉,我和他爸做什么都行。”
孙莉毫不犹豫地表了个态,又道:“黄桃罐头,我还从来都没有研究过,不过如果你有完整工艺资料的话,我倒是可以看一看,判断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苏书记,这事在厂里聊不方便,你能不能先跟着莉莉去我家里坐会儿,我去找一下莉莉他爸,我俩提前下班回去,咱们在家里聊?”
“可以。”
苏正鸿点点头。
随即,他跟着孙莉,来到了家里。
这是厂里分配的房子,面积不大,大概五六十平米,只有两间卧室。
不过,家里的陈设布置不错,各种家具一应俱全,还有一台收音机。
整体要比农村家庭高档多了。
“书记,您坐。”
孙莉请苏正鸿坐下,还给苏正鸿倒了杯水。
通过今天和孙莉的接触,苏正鸿发现孙莉其实还是挺乖巧懂事的,只是她父母就这么一个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所以吃不了太多苦,意志比较脆弱。
“谢谢。”
苏正鸿接过水杯,笑呵呵道:“莉莉,我听我姐说,你上学的时候还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呢?”
“嗯。”
孙莉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发表过一篇,写的不好。”
“不好怎么可能发表?”
苏正鸿笑道:“初中时期就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说明你有写作方面的天赋。
等咱们回去后,你要好好利用自己的这项天赋,把它发挥出来,多写写你在农村的生活和成长故事,以及咱们苏寨大队将来的生产建设情况和发展变迁。
写的好了,刊登在报纸上,不但能拿到稿费改善生活,对你的成长进步也有好处。”
“知道了,书记。”孙莉轻轻点头。
“那你以后就是咱们苏寨大队的通讯员了。”
苏正鸿说道:“我先布置给你两项写作任务,一项是短期任务,写一下咱们大队麦收和接下来夏种的生产场景。
第二项是长期任务,写一下你们这些知青在插队以后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变化。
这两项任务,有没有信心完成?”
“有!”
孙莉大声回答。
苏正鸿微微一笑。
孙莉此时身处家中,精神面貌与在苏寨大队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为了避免孙莉回到苏寨大队后,又回到以前的样子。
他特意将孙莉夸奖了一番,并给她布置了写作任务。
如此一来,孙莉感受到自己被重视,有发挥才能的舞台,心态也会好很多。
二人在家里待了半个小时左右。
杨英回到了家里。
在她身后,还跟着孙莉的父亲孙强兵。
“苏书记,你好!”
孙强兵一进门,就伸出双手,弯腰与苏正鸿握手。
苏正鸿见状,也以同样的姿势与其握手:“孙主任你好,打扰了。”
“不打扰不打扰……”
孙强兵连连摇头:“您请坐,咱们坐下聊。”
“好。”
众人坐下后,孙强兵和杨英又对苏正鸿说了一些感谢照顾女儿的话。
客套一番后,才转入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