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

苏正鸿驾驶着拖拉机,往苏寨大队驶去。

12名女知青们,坐在车斗里,一边好奇地打量路上的风景,一边听郭秀丽大声介绍各方面情况。

“咱们向阳公社属于山区,但并不是那种崇山峻岭的山区。”

“你们可以看到,咱们这里的山都不算太大、太高,还有许多平整的耕地。”

“耕地一般用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

“山地则一般用来种植梨、桃、山楂等果树。”

“宜民县的黄桃在周边县市都是非常有名气的,香甜美味,味道好极了!今年的黄桃,再有不到两个月就成熟了,到时候让你们吃个够!”

“至于咱们苏寨大队,是由苏寨村单独成立的一个大队,下面包括六个生产队……”

“开车的这位,就是咱们苏寨大队的大队书记兼大队长,苏正鸿,你们叫书记就可以了!”

“别看咱们书记年轻,比你们大不了几岁,但他的本事可大了!队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没有他不懂的、安排不了的,村里人都服他……”

“听说你们要来,我们苏寨大队全体村民都非常欢迎,昨天书记就让人把你们的宿舍收拾好了!”

“今天,书记更是亲自开着拖拉机来接你们!”

“别的地方我不清楚,但在向阳公社,你们绝对是头一批坐着拖拉机进村的知青!”

“瞧这一路上,很多人都向你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呢……”

郭秀丽的嗓门大,而且很能侃,不停地说着。

女知青们听着她的讲解,打量着四周的景物和身下的拖拉机,再看看那些路人惊讶羡慕的眼神,心中的担忧害怕,不禁消散了许多。

其他生产队,要么是驴车,要么是步行。

来接人的生产队干部,见到知青们,也都拉着一张脸,态度冷淡,明显不欢迎他们的到来。

苏寨大队,不仅用拖拉机去接她们,还展现出了十分热情的态度。

这让她们的心情逐渐变得温暖起来。

苏正鸿这个苏寨大队的一把手,在她们心中,也初步树立起了一个良好且高大的形象。

994、995、996……1000!

正在开车的苏正鸿,暗暗盯着自己的声望值。

刚才在公社里面,当他把爷爷的战友给自己送来一辆拖拉机的消息公之于众后,他的声望值就上升了十几个点。

显然是一些人得知他有强硬背景后,对他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一路上,随着郭秀丽对他的介绍,女知青们也陆陆续续地给他提供了几点声望值。

终于,当拖拉机驶入苏寨大队时,他的声望值突破了1000!

没什么可犹豫的。

立即来一发白银级抽奖!

唰——!

银光闪过。

系统提示跳了出来。

「获得:黄桃罐头生产工艺!」

霎时间,一套非常详细的工艺说明书和全套设备图纸,出现在了苏正鸿的空间里!

“糖水黄桃罐头生产工艺,好东西啊!”

苏正鸿眼睛一亮。

黄桃是宜民县的特产水果,年产量数万吨,但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落后,目前对于黄桃的深加工手段,还处于空白状态。

迄今为止,整个宜民县,没有任何黄桃罐头生产企业。

根据他的记忆,宜民县的黄桃罐头产业,要到八十年代初才起步。

并且当时是一边自研生产设备,一边从国外引进生产设备,摸索了好久,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生产工艺。

到九十年代中后期,才发展成为了全国几大黄桃罐头产区之一。

而现在,系统提前几年,就把黄桃罐头的完整生产工艺给了他,并且附带全套设备图纸!

有了这项技术,苏寨大队又多了一项发展经济的手段!

而他对于苏寨大队的经济发展路线,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脉络规划!

“突突突……”

拖拉机载着女知青们,进入苏寨大队,来到苏寨大队的旧学堂大门口。

这所旧学堂,是民国时期修建而成的,有一片占地半亩的院子,以及三间土坯房。

建国后,学堂改成了苏寨小学。

六十年代,各地中小学大面积停课,继而停止办学,苏寨小学也不例外。

近两年,随着风气的变化,陆续有一些中小学复课。

原本,苏爱军就要推动苏寨小学在去年秋天恢复办学,但后来他不幸去世,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苏正鸿也打算恢复苏寨小学。

只不过,这几间土坯房已经有些破败,而且老式房屋的窗户小、采光差,不适合当作教室。

所以他打算把这里当作知青宿舍,后续在其他地方再重建小学。

早就有村民聚在小学院子里,等着下乡知青到来。

此时看到知青们,一群人顿时东瞧西看、议论纷纷起来。

“知青来了!”

“呦,这城里姑娘,长得就是比咱们农村的姑娘水灵!”

“瞧人家穿的衣服,也比咱们的衣服好看多了!”

“好看有什么用,干活又指望不上!”

“是啊,瞧她们这副娇滴滴的样子,恐怕连提一桶水都费劲吧?”

“其他大队的知青,都是有男有女,咱们大队怎么全都是女知青啊,而且还这么多!”

“这十几个人,吃起饭来是十几张嘴,可干起活来,恐怕三四个人才能抵一个劳力!”

大部分村民,面对这些女知青,态度都是不欢迎的。

苏正鸿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将拖拉机停在院子里,熄火,跳下车,招呼女知青们一起下车。

女知青们在他的示意下,陆续下车,各自带着行李站成一排,紧张忐忑地看着周围的村民们。

“让我们掌声欢迎各位知青同志!”

苏正鸿笑容满面地大声说道,并且率先鼓掌。

村民们还是非常给他面子的,见状纷纷跟着一起鼓掌。

待掌声渐歇,苏正鸿朗声道:“乡亲们,今天咱们苏寨大队迎来了这些可爱的知青同志们。

她们从城市来到咱们农村,是为了支援咱们的建设,和咱们一起奋斗,一起从事农业生产,建设美好家园。

她们虽然年轻,但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好青年!

我相信她们一定会在咱们苏寨大队发光发热,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家要热情欢迎她们,让她们感受到咱们苏寨大队的温暖!

同时也帮助她们尽快适应农村的生活,投入到生产劳动之中!”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女知青们,继续说道:“知青同志们,欢迎你们来到苏寨大队。

我知道,你们离开城市来到农村,可能会有许多不适,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但请你们放心,咱们苏寨大队的乡亲们,会尽全力支持你们、帮助你们。

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也有着广阔的天地,等待你们去施展才华。

希望你们能够尽快融入咱们苏寨大队,和咱们一起努力,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苏正鸿的话音落下。

郭秀丽率先带头鼓掌,并表示会对知青们提供支持帮助。

村民们心中虽然仍有异议,但还是纷纷点头附和。

原本因为村民们的议论而忐忑不安的女知青们见状,心中的紧张不禁缓解了许多,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好了,郭主任,你先带她们去宿舍安顿一下吧,然后咱们开一个欢迎会!”

苏正鸿对郭秀丽说道。

“好嘞,书记!”

郭秀丽应了一声,带着女知青们去了宿舍。

12名女知青,被平均分到了两间屋子里。

剩下一间屋子,当作她们的厨房。

郭秀丽给她们安排住宿。

苏正鸿叫人去通知苏建国等几名村干部去大队部开会。

顺便通知老妈刘美素和姐姐苏妍提前下工,回家做十几个人的午饭。

然后他把拖拉机开到大队仓库,又从仓库里取了些粮食,扛到小学里,当作知青们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口粮。

片刻后。

待女知青们收拾好了床铺,放好了东西,苏正鸿带着她们来到大队部。

苏建国和几名生产队的队长都已经等在这里了。

在苏正鸿的主持下,众人先互相认识一下。

女知青们挨个自我介绍一番后,苏正鸿对她们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这12名女知青,年龄在15-17岁之间,全都是来自于海安省省会临海市的初中毕业生。

她们分属于不同的学校,因此互相之间也不熟悉。

“你们12个人,暂时编为一个生产小组,划归到生产一队。”

苏正鸿宣布。

此言一出,其他生产队的队长们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生产一队的队长苏福则瞬间变成了苦瓜脸:“书记,这么多女同志,不能都给我们一队啊。咱们大队一共六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分两名女同志,不是挺好的嘛!”

“太过分散,不利于统一帮助、学习。”

苏正鸿说道:“这事就这么定了,他们12个人,以后就跟着一队生产劳动。”

其实他就没打算让这些知青一直在农田里干活。

将来会有其他安排。

但这话现在不能说出来,会影响知青们的心态。

听到他这么说,苏福心中虽然郁闷,却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能颇为烦恼地深深叹了口气。

知青们的表情不禁有些尴尬。

她们就像是累赘一样,又被嫌弃了。

苏正鸿的目光从她们脸上扫过,微微一笑,道:“有没有人愿意毛遂自荐,担任你们知青小组的小组长,平时带领大家一起参加劳动,安排生活各方面事宜?”

女知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人应答。

“白琴琴。”

苏正鸿的目光投向这年龄最大、个子也最高的一名女知青。

从在公社里看到这群女知青开始,一直到现在,他一直在悄悄观察她们的表现。

这个白琴琴,算是相对比较稳重、从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