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强又把父亲拉到院子的小菜园旁边,把他想让女儿去双元制模具班的决定告诉了父亲。父亲也是职业学校的老教师了,听儿子讲完双元制教育,沉默了一会儿,“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我听说现在的职业教育中专也有升学的机会,如果读了这个双元制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吗?”
“爸,这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给太仓的德国企业定向培养人才的,可能就不升学了,走另外一条教育线路,进入德企工作之后,如果能力好,还会享受企业的进一步培训,就像以前我们的委培生。”苏志强给父亲解释,苏阿公皱着眉思索了许久。
苏志强给父亲递上一支烟,幽幽说道:“这也是目前经开区重点在做的事情,他们比我们老百姓考虑的更长远。我想不会错的。”
“哦,这样?那就让萌萌去吧,只是我不知道她一个女孩子进这样的企业里能做什么?”苏阿公很专业的说道。
苏志强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城市的发展走到这里,双元制专业班的出现,一定是顺应发展的,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肯定和学个会计护士不一样,要更辛苦。事实上,苏志强已经了解到第一遍的培训班是克恩(太仓)公司要的模具工人,一个女孩去做模具工,大部分家庭都舍不得女儿学这样的专业。
苏志强考虑再三没把这个决定告诉父亲,他们太疼爱这个孙女,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只好说道:“前些日子,我们怕萌萌想不开一直在家陪着她,可单位里的工作太多,只好把她送回了,她应该不会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您多陪她聊聊天。”岔开了话题。
“放心吧,我做思想工作比你年头多。”苏阿公安慰儿子。
如果说这一辈子苏志强唯一违背女儿心愿的一件事,就是他和沙丽丽两个人做主背着苏萌填报了志愿,为苏萌选择了太仓职业中专的双元制模具专业班。
很快苏志强接到了校方的通知,双元制培训班还需要进行第二次选拔,就是还要进行一次考试,除了文化课还有面试环节和动手能力测试。
这有些难住了苏志强和沙丽丽。
夫妻俩坐在客厅里发愁,“怎么办?萌萌能去吗?”沙丽丽担忧地问丈夫。
苏志强也没想到会有第二次考试,考文化课他一点都不担心,可是面试和动手能力测试下来,女儿一定知道了他为女儿报了双元制模具专业班,这样她想从职业中专考学的机会就没有了,一心想考大学的女儿会不会怪他?
苏萌回到乡下仍然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阿婆上来敲门,“萌萌,吃桃子。”听到阿婆的声音,苏萌从床上起来打开房门,接过阿婆手里的桃子,阿婆跟着她进了屋,“萌萌呀,没关系的,我们就在太仓读读书也蛮好的,一个女孩子不要跑太远了。”
“哦。”苏萌一边吃桃子一边有心无意地听着阿婆的话,阿婆在一旁唠唠叨叨地说了很久,她也没嫌烦,在家里沙丽丽多说一句,她都要瞪圆那双大眼睛。
苏萌个头不高,一米六三左右,瘦瘦小小,一头齐耳头发,一排整齐的刘海,白白净净,有属于江南女孩子的秀气,无论怎么看都有个学习艺术的外表。她还不知道父亲的决定会给她带来什么,她只知道阿婆是最好的阿婆,对她一直非常宠溺,在阿婆的眼里就算是她不出去工作,也能用院子里的小菜园养活她。所以,阿婆无论说什么,有的没的,有用的没用的,她都听着,也不心烦。
“晚上你想吃什么,我给你烧。”阿婆笑着问苏萌。
“菜园里有什么,我就吃什么,阿公今天钓鱼了吗?”十几天的沉默之后,苏萌终于正常说话了。大概离开那座城市对她来说也是一种逃离,回到乡下看到阿公阿婆纯朴的生活,她的心情的确好了很多。
“钓了钓了,那今天我们烧一只大扁鱼。”阿婆喜笑颜开地说着,儿子送孙女回来的时候,那副邋遢的样子是阿婆从来没见过的,心里心疼,看到孙女笑了,阿婆简直合不拢嘴了,什么中考高考,在已近七十岁的阿婆眼里根本不如自己孙女的心情重要。
阿婆像领到了光荣的任务似地对孙女说,“那我去园子里摘菜,你在屋里玩会。”便下楼忙碌去了。
“老苏老苏,萌萌要吃鱼……”
苏萌听到阿婆喊阿公的声音,心里在说不出的滋味,她终于开始思考自己下一步的学业了,来到乡下之后她才从梦中醒来似的,她回忆着学校发的分数条,没错,她的成绩是真的。这样的成绩能考什么学校?她从来就没想过自己会考这么低的分数,所以她也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么低的分数可以上什么学校,可她不敢问任何人。她知道吴欣来找过她,都被妈妈拦住了,因为她对妈妈说不想见任何人。